那家小店
趁了闲暇又去那家小店淘了几件⾐服。到家一一试穿,儿子说:“还可以,

适合你。”不噤欣欣然。
那家小店在儿子就读的学校附近,我还是今年舂天无意中发现的。从第一次买了件连⾐裙开始,只要有半天的空闲,我就会特意去店里转转,空手归的时候很少,总会在店主的推荐下买到合意的⾐服,尤其是裙子。
那家小店是做批发的,兼零售。常见満屋子的各年龄段的女人试来试去,挑来选去,同行者提出中肯的建议,店主不厌其烦,和颜悦⾊。往往是批发的大包带走,零售的几件一并购得。那家小店很容易搭配⾐服,鞋子都有,尽管每种样式几乎独一份,这样就避免了“撞衫”避免了尴尬。写到此我突然想起在石家庄读书时,临毕业,我班一最骨感女生忍痛买了件连⾐裙,很显⾝材,舿骨都暴露无遗,放学下楼时,突见另一楼道中师班最⾁感女生竟然穿了件一模一样的裙子,我同学差点晕倒,连我都觉得无地自容,莫名地替她悲哀了。那场景十六年后依然清晰如昨。男子穿⾐,总怕和别人穿的不一样。女子穿⾐,总是想与众不同。女子穿⾐,要显品位,要显气质,要显

格,要显喜好,要显⽔平,要显修养,甚至要显从事的职业。除了整齐划一的工作服,女子真的是最怕“撞衫”的。
那家小店,地处偏僻,没有任何招牌,却顾客盈门。第一次相中那件连⾐裙,回家拿钱返回买了,当时老板说,没有第二个人能穿了,好像就特意留给你的。从那时起,老板就明⽩了我穿⾐的风格,简洁明快,黑⽩⾊为主,样式不能花哨,不能太时尚,不能暴露,更不是中规中矩的死板。満屋的琳琅満目让人眼花缭

,在老板的推荐下我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⾐衫。少了逛街的烦闷,少了路途的劳顿,少了讨价还价的聒噪,不用顾忌别人的目光,只要自己喜

,只要时间够用,你尽管一件件试穿,不用担心大商场里服务员那种不屑的神情和不敬的言辞,小店里有难得的尊重与平和。买了⾐衫,同时换了份好心情,得到一份情致,似爱撒娇的小女子,満心満怀的温情,实在是一种享受。因了此,我把那家小店推荐给外甥女,她推荐给同学;我推荐给同事,她推荐给舅妈姨妈。从舂到夏,我们一次次到那家顾客络绎不绝的小店,満载而归,満意而归。
时隔五载,在那家小店,我终于找回当年在“⽔芙蓉”小店买⾐的感觉,醒唤年轻的记忆,怀念了那曾经的过往,怀念了那曾经穿过的⾐衫,怀念了那漂亮的善解人意的店主。活着其实很单纯,就是还能深切怀念了一件事、一个人。
“我又去那家小店买了几件⾐服。等你来了再陪我一起去吧!”我打电话告诉虫爸,让他分享我的喜悦。
M.IxtXs.Cc